天路历程刊登了赵佩松长老的文章《我为什么选择怀恩堂(HET)?》。佩松长老在文中提到“始终坚守纯正的信仰”是他选择怀恩堂的首要原因,对此我颇有同感。何牧师在12月17日的证道中解释了“道成肉身”,举出了一些他身边发生的实例。回想自己在怀恩堂的经历,深切感受到我们身边的“道成肉身”的实例也不胜枚举。
因为在之前的教会有着不太愉快的经历,我抱着一份审慎的态度和朋友来到怀恩堂,也做好了随时离开的准备。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当时负责怀青团契的Mary,在Mary坚持不懈地努力劝说下,我参加了团契活动,也对怀恩堂有了更多的了解。那时的牧养教会的是谢荣昌牧师,他和师母经常在家里接待教会的各种团契活动。谢牧师平时看上去很严肃、话不多,只有在讲道的时候会滔滔不绝;谢师母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体贴、绝对的贤妻良母。后来知道谢牧师做传道人以前是澳洲电讯的高管,因为感召而放弃了厚禄,选择全职事奉。谢师母也经历了多次病痛的折磨,却依然全身心地辅助牧师的工作,我听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“凡事谢恩”。谢牧师退休后,年轻的陈佳德牧师又担当起了教会的主理工作。这之前,他在昆州政府有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。但因为神的呼召,他选择了放弃待遇丰厚的职位。我很佩服他的勇气,因为他还有家庭要照顾,还有年幼的孩子要抚养,我想他能坚持全职事奉应该是因为有Priscilla师母和家人的鼎力支持。再后来怀恩堂有幸聘请到了何广明牧师夫妇,何牧师讲道的恩赐大家有目共睹,何师母也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团契活动,他们同时还担负着国际关怀协会澳洲分会的事工。我猜想他们如果从事任何旨在盈利的商业活动,凭着何牧师的口才和何师母默契无间的配合,他们应该能赚得盆满钵溢。华人传统的育儿观念是要儿女能“光宗耀祖”,儿女能努力做到的也无非是尽可能求到“功名利禄”而不让父母失望。从谢牧师夫妇到佳德牧师夫妇,再到何牧师夫妇,他们感受到了神的恩典和呼召,放弃了可以追求利禄最大化的生活方式,专心事奉。就见证了约书亚所说的:“若你们认为事奉耶和华不好,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: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明,或是你们所住这地亚摩利人的神明呢?至于我和我家,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。”【约书亚记24:15】
教会的健康发展除了要有传道人的带领,还需要长老、执事们的全心全意的辅助,何牧师在证道中提到过怀恩堂的长老们是他经历过最好的。我从怀恩堂历届的长老、执事身上看到了什么是“凡事要谦虚、温柔、忍耐,用爱心互相宽容” 【以弗所书4:2】,什么是“在好事上富足,甘心施舍,乐意分享”【提摩太前书6:18】。他们及家人也见证了“在世上你们有苦难,但你们要有勇气,我已经胜过世界。”【约翰福音16:33】。
教会的建立是遵循主的教导,我们每个人选择受洗、成为基督徒,也是因为有教会的牧师和长执帮助我们认识真理,让我们对神的应许充满信心。传福音的教会需要有好牧者的牧养,也需要有热情同工的支持。我们人是软弱的,能力是有限的,怀恩堂一直以来弟兄姐妹间的互帮互助、彼此的关爱与包容造就了一个被神祝福的教会。希望我们能够尽力参与教会的服事,让耶稣基督在教会作主作王,延续这份祝福。“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,安居地上,以他的信实为粮;又当以耶和华为乐,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。当将你的道路交托耶和华,并倚靠他,他就必成全。”【诗篇37:3-5】
主内
王晶姐妹